盐渎实验学校“六个一”教学研讨有成效
12月15日至12月22日,盐渎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组织开展了以“精准教研·精进提质”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展示周活动。为了教学研讨取得预期成效,根据学校校长室要求,各学科组结合学科教研特点,以“六个一”为抓手:即每科一题、每组一备、每人一课、听课一评、磨课一得和教学一招,指向盐渎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各校区各学科教师的教学实际需要,向课堂要质量,让教学在“精进”中提质。
每科一题,聚焦难点
语文、数学、英语、德法、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综合实践活动10个学科,面向盐渎校区和伍佑校区全体老师们征集了当前学科教学的重难点,自下而上遴选研讨方向,努力找准教师培训的着力点,让话题聚焦,促教研深入。如语文学科的“口语交际”、数学学科的“空间与图形”、英语学科的“storytime合度阅读”、体育学科的“篮球技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短线活动设计”等都是老师们迫切想研讨的教学主题或话题。
每组一备,集中研讨
各学科研讨主题确定以后,各教研组根据选题方向,积极申报紧扣主题的执教课题。各学科一共推荐了20个课例,每一节课均由一个教研组全员参与,研讨教学思路,攻克教学难点,深入备课磨课。
多个学科的研讨受到了市教科院专家的指导。如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研的方向、指导理念和实践策略,受到了市教科院教研员李红老师多次指导。李庆玲执教的《盐城湿地,探秘芦苇》、罗可执教的《探秘国宝大熊猫》两节短线活动指导课和祁正来主任分享的《例说综合实践短线活动的设计策略》,得到省特级教师李浩校长的高度肯定。
李校长希望全体老师积极带领学生从真实生活和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实践探究,在常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跨学科应用知识的能力,打造富有盐渎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
每人一课,组内交流
课堂教学展示周上,语文学科以“口语交际”为主题的两节课,分别由一年级王冬华老师和六年级的教学骨干顾赟老师执教。王冬华老师是第一年工作的新老师,如何在教学上实现突破?一年级语文组李红芬、顾婧婧、唐维菊等骨干教师积极带头,根据学校要求,采取骨干教师先下水试教,全体青年教师再试水的方式和伍佑校区一年级教研组一起,以教促研,以研促思,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最终这位第一年工作的新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课《用多大声音》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听课一评,畅所欲言
历时一周,10个学科,20节公开课,10个微讲座,聚焦主题。课堂上老师巧妙地“启”,学生主动地学;教师关键处引,学生深入地“悟”。一节节自主与开放,倾听与对话,思考与碰撞,预设与生成相互融合,把课堂教学带入研究的更深处。
老师们在李浩校长倡导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启·悟”课堂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在每个学科主题教学观摩后,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如何在“启”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现关键问题、激发主动建构、引导深入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悟”中融入学习情感、探讨知识本质、实现知识建构、体会思想方法。在畅所欲言的点评中,老师感受到了教学之有法,思索着教无定法中如何取舍而得法。
磨课一得,各抒己见
一个人的成长带动一个团队的成长,一个人的展示就是大家共同的培训。在准备本次展示课中,各教研组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核心,集中全组力量,在短短的两周准备中,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到多次试教,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一次又一次思维碰撞、一遍又一遍的课堂打磨中,一节节亮点纷呈、紧扣目标的公开课得以呈现。体育教研组姚娟主任带领组内老师从关注学生发展、直击教学目标、适时调整节奏等方面分享了体育课的磨课心得。
省特级教师丁庆军副校长希望老师们在磨课的过程中,厘清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已有基础和教学新知、方法习得和实践运用的关系,提醒老师们注重常态训练和重点指导相结合。他的一番总结,拨开层层云雾,让老师们终见真章。
教学一招,重在引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次课堂教学展示周活动,在三位校领导和特邀专家的高位引领下,骨干教师紧扣主题的10场专题微型讲座,实现了专题聚焦,专题分享和专题解惑。
在音乐学科教研中,邀请了省特级教师、市音乐教研员赵继红老师现场指导,全程参与教研的赵老师肯定了以“六个一”为抓手的教研方式,让老师们在交流中得以成长、在学习中快速进步。她还鼓励老师们要紧紧围绕教研主题,积极搜集素材,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师启”与“生悟”的辩证关系。
宝剑锋从磨砺出,课堂精彩研中来。为期一周的课堂教学展示,让老师们对课堂理解渐透,方向更明,把握更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更有趣、更主动、更深入。教师“启”而得法,学生“悟”得深入。盐渎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正是以“六个一”为抓手,行走在向培训要师资、向课堂要质量、向课程要特质的教学研究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