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 | 江苏盐城:设置特色课程 开启教育新生态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双减”政策有力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资源供给,平衡家庭与学校教育负担,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促进教育回归本真。
新都路小学“双减”学生选课“菜单”
为落实“双减”政策,江苏省盐城市新都路小学积极践行和谐生态教育理念,打造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向新”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后两小时,提高作业布置质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优化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增强学生体质,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使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书写教育教学的崭新篇章。
厚德·日新——《读本》重落实
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切实发挥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的铸魂育人作用。关注读本课程,使学生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认识,逐步形成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信和自觉。学校坚持用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把爱国情、报国志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回归·俱新——课堂重实效
构建基于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提升学校课程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能力,力求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多样化,探究型课程创新化。“双减”政策下的课堂不能做“减法”,而要做“加法”。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对学习拥有热情,对知识充满好奇。学校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等方面同时发力。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在课堂学足学好,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使学生回归校园、回归课堂。
守正·出新——课后重拓展
为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推动“双减”政策落到实处,学校进一步“升级”课后服务。设置低年级口头作业、高年级自主作业、各学科特色作业等灵活多样的作业方式,丰富德育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切实保障“5+2”课程实施。
在课后服务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校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课程,开展“特级教师国学大讲堂”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魅力。多位特级教师提炼经典国学文化精髓,为孩子们开设多元化的传统文化课程,萌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提升人文底蕴。体育活动是学校提课后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体育特级教师带领下,学校精心设置不同学段的体育活动,编写活动教程,使学生热爱运动,科学运动,增强体质,让童年拥抱自然,绽放活力。
格致·创新——社团重提升
学校以“小新星”课程实施为支点,创设“德法与健康、阅读与语言、科学与思维、艺术与审美和STEM与综合”五大体系。新,即新芽,寓意新都儿童是天地间一粒粒独立的种子,扎根土壤,自由生长;星,即星空,寓意新都儿童是宇宙中一颗颗运转的小星星,树立志向,未来可期。
新都路小学“双减”“小新星”课程体系
结合学校“小新星课程”五大体系以及传统文化创意课程,全校老师人人参与,聚焦资源,挖掘自身潜能,发挥专业特长,编写近20余种社团活动教材,烘焙、陶泥、金工、书法、国画等26个功能教室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演绎别样精彩。各项社团活动聚焦传统文化,挖掘学科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使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断焕发时代特色。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感受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学校为学生开展菜单式服务,搭建个性成长的平台。各年段结合“小新星课程”五大体系以及传统文化创意课程设置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社团。真正做到让教育返璞归真,让儿童自由生长,让童年熠熠闪光。
盐城市新都路小学将以此次“双减”政策为契机,把握教育发展新方向,紧跟教育前进新步伐,厚植教育内涵新底蕴,日臻完善,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新教育。新都人正在书写属于新都的故事,愿秉承“向新而行”的追求,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发展,每一个生命精彩,向着更远处诗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