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

滨海: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11-01 来源:市教育局办公室 浏览次数:

10月24日,滨海县教育局启动“阳光天使”校校行“精准送培到校”活动,县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志愿者送教团队每周送一校,旨在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推动新模式,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准送培到学校、班级和课堂,让心理教育走进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心坎里。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做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对于培育儿童青少年健全的人格、自尊自信的精神品质至关重要。滨海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中小学生留守儿童占比较大,学生多由年老长辈抚养,加强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必要和迫切。为此,该县教育局组建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志愿者送教团队,为全县中学政教主任和班主任讲授心理健康主题班队会示范课《感谢生命中的连接》,开设《班级学生问题识别与干预》专题讲座,交流班级管理中的难题和困惑。举办亲子活动,150余名学生和家长参加,让学生和家长在互动中加深沟通和了解。为60余名家长开设家庭教育讲座,探讨“家校共育”幸福密码,实现家校共育同频共振。

在“精准送培到校”活动中,送教团队对滨海县八巨初级中学28名心理委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助力他们成为教师育人小助手。该校为女生开设《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等讲座,帮助她们了解、掌握青春期生理心理成长情况,从容应对各种变化,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6位教师在6个班级开设《善待自己,珍爱生命》《正确处理愤怒情绪》等心理健康课,提升学生应对挫折、适应环境、把控情绪的能力。送教团队还查看学校组织架构、人员配备、普测筛查结果、心理信箱、学生健康档案等,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情况。

此外,滨海县还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据统计,今年全县教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已达4000余人次。目前,全县共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26人、兼职教师78人。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全覆盖,该县建立健全“教育局—学校—年级—班级”和“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班级阳光天使”四级联动制,开展“阳光心育行动”“春风校园行动”“家校共育大讲堂”“心理活动月”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阳光心育活动。由20余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全天值守,开通“96111”阳光心育热线,为全县师生及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良好的家校关系应该起到桥梁+纽带、互敬+互助、共识+共赢的作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有的放矢。”滨海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家校协同育人,助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共促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扫一扫分享本页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