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师风采】江苏省教学名师事迹展播③
近日,省教育厅印发通知,公布2022年江苏省教学名师人选,我市15名教师入选。为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盐城教育发布”公众号对部分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推介,展示名师风采。
本期推出东台市实验小学吴海林、盐城市六一幼儿园仓文玲、大丰中等专业学校王萍、盐城市步凤小学吉建和等4位教师先进事迹,一起来看——
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东台市实验小学 吴海林
吴海林,东台市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江苏省教学名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省第二届书香校园阅读领航人,盐城市劳动模范。
一、甘于默默奉献,在热爱中坚守
职业情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自1999年工作以来,无论是带一个班,分管一个年级,还是负责一项工作,她最关心的永远是学生的发展。策划班级读书分享、组织年级诗文朗诵、创办学校文学社刊等,努力让学生拥有更多“带得走”的语文素养。社刊《百草园》让孩子们梦想起航,近6年来共有14名同学的童书正式出版发行。她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为促进城乡优质教育均衡发展,2020年8月主动克服困难到离家数百里的乡镇学校支教至今,并牵头成立了盐城市首家乡村学校青年教师读书社,让书香润泽校园。
二、沉浸专业阅读,在积淀中唤醒
专业阅读,让她积蓄力量,默默成长:《孩子们,你们好!》等激励她做一名基于儿童本位、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老师;《书语者》《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等指引她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教师成长的秘密》《今天怎样做教科研》等引领她明晰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从读书到底蕴的转化,是积淀的过程;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是创生的过程。”阅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让她认识到语言积累与运用的重要,她将专家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行为,并结合教学案例写成《找寻文本训练点 构建言语实践场》等系列论文发表于《河北教育》等期刊,逐渐形成“为语用品质而教”的教学主张。
三、热爱课堂教学,在挑战中锤炼
从教23年来,她始终把“用心上好每一节课”作为自己朴素的追求,独立解读文本、用心预判学情、精心设计预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从东台市、盐城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到江苏省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一遍遍地修改教案、一轮轮地试教调整、一次次地应对生成,她不断于挑战与磨砺中激发自我潜能,实现自我突破,在竞赛课的锤炼中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完美涅槃。先后在省、市教研活动中执教《夹竹桃》《<城南旧事>阅读指导》等各类课型观摩课30多节。
四、潜心教育科研,在反思中提升
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教师,总会让自己从教学走向教育科研。统编教材全面使用以来,她深入研读教材,深刻领会编写意图,探索教材教学规律,为全市语文教师开设关于教材解读及使用建议的专题讲座十余场,写成《统编教材应用文习作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发表后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针对学生惧怕习作的现状,她引导学生从开展微观察、进行微写作入手将生活与习作链接,成功申报并主持完成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应邀到无锡、泰州等地开设习作示范课和讲座,带领课题组共同推动学生习作生态的积极改变。她还作为核心成员参加省“十四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的研究,担任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项目教师发展部负责人,引领周围的教师尽快驶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不忘初心,探寻教育的美丽
盐城市六一幼儿园 仓文玲
仓文玲,1982年出生,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四有好教师”团队成员,盐城市领航名师工作室成员,盐城市学前教育兼职教研员。她在挚爱的盐城市六一幼儿园工作20年,先后荣获江苏省校园足球工作先进个人、盐城市学前教育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班主任、市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爱满于心,坚守教育的初心使命
工作中,她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规范自身言行,坚持以“四有”好教师为准行,用崇高的教育行为诠释着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她扎根教学一线,主动探索课程游戏化改革新思路,积极践行改革策略,及时把握知识更新趋势和学科前沿动态,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幼教工作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二、教践于行,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她始终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主张儿童“玩中学、做中学、生活中学”,立足儿童兴趣与需要,形成“主动、互动、灵动”的教学风格,研究出不同年龄段科学活动教学路径,比如小班“感知操作-情境体验-个人探索”;中班“观察验证-情境递进-合作探究”;大班“认知情感-具象表现-经验衔接”,让儿童在游戏中主动体验、自主探究,为省市同行提供可借鉴的教学经验。
三、研成于思,深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她围绕科学领域进行专项研究,主持省中小学教研室课题、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关注儿童学习经验的构建,创新开展“小创客”游戏活动,着力建构园本化“儿童创客空间”与“科探营”活动平台。她善于总结反思,相关课题研究成果获省“特等奖”,前瞻项目获省“优秀项目”,教学成果获省市一、二等奖。2020年,她作为副主编出版园本教材《玩转科学——趣味小实验96例》得到省市同行的推广与运用。
四、业精于恒,示范引领与培育新人
抱团前行方可行稳致远。她是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级校本研训项目负责人、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在她的指导下,20多名青年教师在省、市级各项比赛中获奖,成就了一大批优秀骨干教师,荣获“优秀导师”称号。她承担盐城市松江路幼儿园(新建园)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带领不同梯队教师分层开展科研,用不到四年时间在盐城经济开发区亮出一张新名片,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均衡教育贡献力量。
她表示,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获教学名师既是荣誉也是鞭策。感谢20多年间孩子们的爱戴,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与鼓励,今后将继续不忘初心,深耕幼教,探寻教育的美丽。
大丰中等专业学校 王萍
王萍,大丰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省银牌五星创业培训讲师,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盐城市职教市场营销学科带头人,市技术能手,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职教营销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一、立足课堂,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她长期致力于市场营销专业对口单招和专转本教学工作,她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从教25年来,“学习、求教”是她的生活常态。为了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她先后考取了电子商务师、国际商务单证员、市场营销师、中级经济师、职业指导员等多项证书,先后承担过《市场营销》《经济法》《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商务礼仪》《基础会计》《市场营销策划》《计算机基础》等近20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她的指导下,大丰中专市场营销专业对口单招和专转本成绩在盐城市一直位居前列。
二、探索实践,做社区培训的践行者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这就意味着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对象不仅包括应届学生,还包括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社会人士。2006年,她成为了一名创业培训讲师。从此,在承担全日制教学任务之余,她还承担了大丰区下岗失业职工、农民工、大学生、残疾人等人员的创业培训工作。成年人的培训课与全日制班级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这对于她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于是,她关注了就业创业政策,深入创业者了解他们的创业动机、创业过程与烦恼,收集了创业故事,形成了培训素材。近年来,她累计开展创业、电商培训近百场,培训学员达5000人。期间,她曾多次赴陕西宜君开展创业扶贫工作;赴连云港监狱开展“探监帮教”活动;每年对大丰区残疾人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对退役士兵开展适应性培训……在首届“创响江苏”创业讲师大赛中,她取得了个人综合能力二等奖,并被授予“江苏省银牌五星创业培训讲师”称号,《盐城晚报》《大丰日报》《现代快报》先后做过专题报道。
三、精益求精,做教科研路上的领跑者
2018年,她主抓学校教学大赛和教师专业成长,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她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发展的表率。她主动向竞赛、课题、论文发起挑战,参加各类竞赛,研究职教政策,撰写科研论文……尽管很痛苦,但她始终记得这样一句话:“内部动力是教师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她主持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1个,1门课程被评为省精品课程,获得省、市级以上竞赛奖项超20个,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和获奖论文近20篇。
盐城市步凤小学 吉建和
吉建和,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盐城市小学语文学科兼职教研员,市第四批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盐城师范学院兼职教师,现任盐城市第一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兼盐城市步凤小学副校长。
一、他是儿童读写的点灯人
读写是儿童成长的重要路径。作为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项目《构建读写社区的实践研究》的核心成员,他积极打造系列品牌读写课程。他和项目组成员一起走进市图书馆、社区、学生家庭,积极推进读写社区的构建;开发《和鲁滨逊一起去漂流》等课外阅读指导课例,在市首届“名师名校小学语文主题教学”观摩研讨、市课外阅读推进会等活动中展示;在近五年盐城市小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中,他指导的学生累计获得27个特等奖、一等奖∙∙∙∙∙∙他也被盐城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聘为盐城市十大金牌亲子阅读推广人。针对学生畏惧写作的学科难题,他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带领班级学生进行每日故事写作实践,每学年开展“每日故事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了习作能力。他指导的一百多篇学生习作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或比赛中获奖。同时,他总结指导经验,开设讲座二十多场,带动一批青年老师加入到每日故事写作的行列。
二、他是教育科研的排头兵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入职以来,他始终把上好语文课当作头等大事,曾多次获区、市、省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形成了灵动朴实的教学风格。在省市各项活动中,他还执教了观摩课二十多节。走上管理岗位后,他传承市一小成人达己的优良传统,帮助十多位青年教师打磨课堂教学,在省市竞赛中获得佳绩。2022年2月,他服从组织安排,来到盐城市步凤小学交流。一年里,他和团队成员共打磨区级学科竞赛一等奖8人次,二等奖7人次,其中,4人次获市级学科竞赛一等奖,2人次获市级基本功竞赛特等奖、一等奖,青年教师发展喜人。
深耕课堂的同时,他及时反思,笔耕不辍,二十多篇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师》《江苏教育》等刊物发表。他主持的两项省级课题,三项市级课题均已结题。2022年,他成功申报一项省规划办课题,一项市教科院立项课题。连续6年,他均被学校评为“教科研先进个人”。
三、他是立德树人的践行者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育人者要脑中有教,心中有人,行中有德,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多年来,他对待学生充满爱心,特别是学困生、留守儿童更是他关心照顾的“重点”。他和学生在课堂快乐交流,在课后一同娱乐,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在学业检测以及各项活动中表现优秀。近年来,他先后被表彰为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其先进事迹在市师德师风宣讲报告会、市名校优生暨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市直特级教师大讲堂等活动中宣讲和市级媒体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