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教育强市建设⑤ |建湖:深化跨域合作办学 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展现盐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生动实践,“盐城教育发布”开设专栏,挖掘各地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典型案例和优秀经验。
今天,来看建湖经验——
近年来,建湖县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与海安市合作办学为突破口,通过“机制创新、师资共育、教研联动、资源共享”四维协同,构建跨区域教育协作新生态,推动县域教育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2021年合作启动以来,双方累计投入专项经费近千万元,互派教师及管理干部200余人次,联合开展教研活动500余场,形成“理念互通、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生动局面,成为苏中地区跨域教育合作典范。 机制创新:高位统筹,筑牢合作根基。政府主导,构建长效合作框架。2021年8月,建湖县与海安市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明确“三年一周期”合作规划,建立两地定期互访、常态磋商机制。建湖县财政每年专项拨款200万元,重点支持教师交流、教研互动、学生发展等项目。2024年9月,双方续签第二轮协议,新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课标落地实践”等合作方向,推动合作向纵深发展。校际结对,实现精准资源对接。以“强校带弱校、高中联初中”为路径,推动两地20所学校(城乡义务教育发展联盟)结对共建。建湖高中与海安高中、秀夫初中与海陵中学等结对学校,通过互派管理团队、共享课程资源、联合质量监测等方式,实现管理理念与教学模式深度融合。2024年,建湖高中借鉴海安经验修订《教学教研工作指南》,优化实验班课程体系,高考特殊线达线人数较合作前增长21%,3名学生跻身全省前100名。动态调整,优化双向合作模式。针对初期合作中“教研深度不足”“经验辐射有限”等问题,2023年双方调整策略:由“教师短期轮换”转向“学科骨干嵌入式跟岗”“管理干部双向挂职”等长效模式。例如,建湖高中每周派遣备课组长参与海安高中集体备课,海安选派3名专家赴建湖指导,有效提升合作实效性。 师资共育:双向奔赴,激活队伍潜能。名师引领,破解教学瓶颈。海安市累计选派12名省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来湖支教,深入课堂开展示范教学、专题培训。秀夫初中一名老师赴海安海陵中学跟岗一年,执教双班语文,所带班级2023年中考成绩站排头;建湖高中2名教师借力海安名师“一对一”指导,分别获得省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优质课竞赛二等奖)、依标教学竞赛一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跟岗研修,赋能教师成长。建湖县每年选派50余名骨干教师赴海安名校沉浸式学习,参与备课、授课、教研全流程。2024年,教研室组织4名高中教研员、6名小学教研员赴海安跟岗两周,系统学习“高效课堂”“精准训练”等经验,返湖后牵头制定《建湖县课堂教学提质十项举措》,在全县推广。近三年,跟岗教师中涌现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8人,开设县级示范课200余节,形成“一人学习、全校受益”辐射效应。联合研训,共育卓越团队。两地共建“海安-建湖教师发展共同体”,每年联合举办“新课标解读”“高考命题趋势分析”等专题培训20余场,参训教师2300人次左右。2024年,双方联合开展“教学评一体化”主题研修,海安教师发展中心专家团队赴建湖指导,帮助30所中小学完善校本作业设计体系,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质量调研优良率提升至85%。 教研联动:深度融合,驱动质量跃升。备课共磨,打造高效课堂。建立“跨域集体备课”机制,两地教师通过线上平台每周开展同课异构研讨。2024年,建湖高中与海安高中联合开发《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微专题》等校本课程12套,建湖县秀夫初中与海安市海陵中学合作设计“五学三引”课堂范式,相关成果获盐城市教学改革案例一等奖。质量共管,实现精准对标。双方常态化组织联考联评,共享南通市模考、省统考等优质试卷资源。2023年,建湖县首次引入海安高三期末试卷,诊断出“学科思维深度不足”“综合应用能力薄弱”等共性问题,针对性开展专题强化训练。课题共研,攻克教育难题。围绕“拔尖生培养”“新高考应对”等难点,两地联合申报省级课题《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组建跨校攻关团队。建湖高中借鉴海安“分层动态管理”经验,设立“强基计划”培优班,2024年13名学生获全国学科奥赛省级一等奖;两地协同推进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做法获得学生家长普遍赞誉。 学生发展:多元互通,拓宽成长路径。优生共育,搭建拔尖平台。每年选拔一批建湖优秀学生赴海安中学跟班学习,探索尖优生联合培养新路径。2022届1名学生在海安跟学期间,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一等奖。两地联合举办“暑期科学营”“学科特训营”,累计培养竞赛获奖学生150余人次。活动互融,促进全面发展。常态化开展体育联赛、艺术展演、科技竞赛等跨域交流活动。在海安结对学校帮扶指导下,2024年湖阳路小学创编的戏剧《绽放的红梅》参加省、市第八届中小学艺术展演,荣获市特等奖、省二等奖。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差距。2024年,建湖县乡村初中参与海安市初中“同步教研”48次,4所薄弱初中校中考均分有较大幅度提升,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 合作成效:提质增效,树立区域标杆。三年合作,建湖教育实现“三个跨越”:一是教学质量跨越提升,2024年中考总均分在全市上升1个名次,高考打破连续11年无清北录取历史。二是教师能力跨越突破,累计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56项,较合作前增长300%。三是品牌影响跨越升级,“跨域协同育人”模式被《学校管理》等报刊专题报道,吸引省内外多个县区考察学习;两地深度合作成为苏中、苏北教育“协作样板”。 建湖与海安合作办学,以“机制破壁、资源破界、发展破题”为核心,蹚出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路径。未来,双方将深化“三新”背景下课程共建、智慧教育平台共享,并联合长三角名校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联盟”,为全省提供域协同的“建湖-海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