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

加快教育强市建设②|盐都:打造“满意教育”建设路径

发布时间:2025-04-03 来源:市教育局办公室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展现盐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生动实践,“盐城教育发布”开设专栏,挖掘各地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典型案例和优秀经验。

今天,来看盐都经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各项教育综合改革。近年来,盐城市盐都区聚焦“满意教育在盐都”品牌建设,紧紧围绕“四个聚焦”,全力抓好管理体制、资源布局、队伍建设和育人方式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出了具有盐都特色的“满意教育”建设发展路径。

聚焦教共体建设,构建管理全新格局。一是联片重组管理模块。针对义务教育集体化办学的实际成效和存在不足,根据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要求,2023年秋学期起,盐都按照“就近联片、优化重组”的原则,对原有教育集团及成员校进行调整组合,采用“协作型、指导式”结对共建方式,将现有教育集团两两组合建设教学共同体,全区共组建“教共体”6个,小学初中各3个,实现现有公民办学校全纳入、各片区全覆盖。二是多措提升管理质效。指导“教共体”依据成员校类型和校情教情差异,明晰管理目标,建立分类管理机制,实施“六统一”管理策略,即统一制定发展规划、统一学校课程建设、统一师资调配提升、统一实施教研活动、统一开展学业监测、统一学生素质评价,有效提升整体管理质效。以师资统筹调配为例,每年“教共体”内校长教师交流都在150人以上,有效缓解学校学科教师不配套矛盾,提升了资源效益。三是致力促进共生共长。专门出台“教共体”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按照看起点、比进步的方式,对“教共体”和成员校工作进行考核,进位升档情况作为校长向城流动和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作为先进集体考核的重要参照。同时建立健全配套奖补政策,对优质“教共体”进行奖励,有力有效推动“教共体”及其成员校共生共长。

聚焦集约化发展,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一是认真编制布局规划。坚持规划引领,认真落实全省《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要求,主动应对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实际,积极开展存量教育资源调研,聘请专业公司对全区学校布局规划进行修编。目前已经形成近期(3年)、中期(到2030年)和远期(到2035年)全区学校布局规划方案。二是稳妥推进资源整合。探索“跨学段”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模式,规范、稳妥、有序做好小、散、弱等小规模学校整合撤并工作。2024年盐都区共撤并幼儿园3所,对6所中小学进行了资源整合并产生积极效益,推动了质量薄弱学校提升,节省财政人员工资支出600万元,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为今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布局优化探索了新路、积累了经验。三是致力提升资源效益。支持利用闲置教育资源延伸教育服务链条,与卫健委等部门配合,鼓励各幼儿园向托育延伸,提供更多优质托位,目前盐都各类幼儿园已提供托位2260个。今年盐都还将发力闲置资源综合利用,计划将鞍湖实验学校改成区级专门教育学校集中管理中心,并将其他闲置学校移交属地政府兴办养老服务、文体中心等事项。

聚焦高素能目标,打造优质教师队伍。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宣传师德先进典型,造浓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氛围。坚持正面教育与案例警示结合,制订负面清单,开展专项整治,促进师德行风建设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师德行风建设科学化、制度化。二是重视名师队伍培育。鼓励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规划,组织课堂教学能力展示,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支持教科研课题申报研究,全方面促进教师能力素养提升。鼓励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积极争当名师,2024年盐都共新增正高级教师4人,“苏教名家”培养对象1人;新增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四有”好教师团队省级重点培育团队1个,有30名教师在省市教学基本功、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三是推进区域交流合作。依托 “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策略,加大与上海、浙江等地交流合作。安排骨干教师到浙江海量教育集团进行集中培训,共同举办“沪·盐”两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联合推广活动。与10所浙沪名校签订合作共建协议,3个上海名师工作室在盐都挂牌,通过互访互学等方式,扩大了校长教师的眼界、扩展了教育的“朋友圈”。

聚焦校园餐治理,推进食堂改造提升。一是加强食堂基础建设。从为全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着力,区委、区政府将中小学食堂及附属改造提升工程,列为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逐步推进学校食堂现场加工模式,区财政两年投入1845万元,对43所完成食堂基建改造和设施设备采购。二是加强供餐模式优化。认真听取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在食堂改造提升工程到位后,推进学校就餐模式从“吃盒饭”,向“驻点加工和现场分餐”转变。2024年秋学期开学16000名学生,吃上现场加工的校园餐,学生饭菜更加可口,更有质量。三是加强家长参与监督。全区110所学校均成立学校膳食管理家长委员会,每个家长委员会不少于15人。各学校在食材验收、烹饪监督、试吃陪餐、征求意见等各个环节,全方位接受家长的监督,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满意度测评,家长的监督提升了学校和供餐单位服务水平,最近一次测评,全区食堂学生家长满意度分别达90.2%和91.3%。

教育是重要民生,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下一步,盐都将继续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高举改革创新发展大旗,不断完善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工作举措,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师德师风建设、校园安全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教师高素质、教学高质量、学生高素能、管理高水平、品牌高价值”的新时代盐都教育奋斗目标,聚力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



扫一扫分享本页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