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教育强市建设⑨ |经开:以普惠为底,执优质之笔,绘就经开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展现盐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生动实践,“盐城教育发布”开设专栏,挖掘各地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典型案例和优秀经验。
今天,来看经开区经验——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不断夯实教育基础,强抓重点关键,聚焦品牌塑创,尤其在学前教育领域寻求新突破,走出了一条品质优、师资强、成效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荣膺国字号殊荣,普惠成果熠熠生辉。经开区把学前教育摆在基础教育的核心位置,全力构建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特色鲜明的服务体系。为实现学前教育提质扩容、公民办相辅相成的目标,区财政大力支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增加辖区内公办园学位,提升公办园就读幼儿比例。以五大幼教集团为核心,集团化引领区域协同发展,计划3 至5 年内构建完善全域协同发展网络。积极扶持区域内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通过资源共享、教研联动等举措,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整体办园质量,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2024 年,经开区成功获评国家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这是对其改革发展成果的高度肯定。 锻造精锐师资,筑牢教育发展根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得以发展的核心资源。经开区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全方位构建“引育并举、德能兼修”的师资培养体系。以《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为准则,严守招聘入门关,全区现有的309名专任教师持证率达100%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近80%。搭建“三航工程”等发展平台,培养48名市级以上骨干力量,推荐的教师在省市级竞赛中获奖19项。建立健全教科研体系,配齐配强专职教研员,成立学前教育教研共同体,实现教研指导全覆盖。出台师德师风建设考核指导意见,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评价指标,打造“双保险”机制,强化督导督查,保障学生家长权益,保持师德师风“零投诉”。 创新模式举措,提升教育内涵品质。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强化资源优化与托育融合发展。面对人口变化,经开区盘活闲置园所和教师资源,推行“一老一小,双向延伸”,打造“托幼养老一体化”体系,开展混龄教学,增进代际互动,提高资源利用率。鼓励幼儿园增设托班,健全托育服务标准和监管机制,降低家庭育儿成本,推动学前教育向低龄延伸。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打造区域教育特色品牌。深化“一园一品”改革,创新“五域共进”课程模式,推进区级课程游戏化项目评选。组织全区幼儿园联合教研,挖掘地方文化和幼儿生活素材,融入传统文化和乡土资源,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包,推动课程游戏化,为全省提供改革经验。构建幼儿园、小学、家庭“三维联动”幼小衔接体系,实行幼儿园与小学结对试点,努力做到三方协同。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习环境等多维度帮助幼儿做好身心、生活和学习准备,实现平稳过渡,形成可复制推广样板。 强化督导评价,护航优质高位发展。经开区建立践行“责任督学 + 驻校督学”双轨督导机制,通过“月督导 + 专项查 + 年度评”的方式,严格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保证保育保教质量,保障卫生安全,实现闭环监管。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构建办园全链条评价体系,将评估结果与考核、奖惩挂钩,激励幼儿园向更优发展。 山高水长,行则将至;任重道远,砥砺前行。经开区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各方力量,在扩大普惠资源、提升保教质量、夯实师资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擘画从“普及普惠”迈向“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发展新蓝图,为孩子的未来成长和地区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