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暑假期间致全市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朋友:
您好!
暑假已至,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共同守护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特此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合理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理性看待校外培训,坚决抵制违规培训,让孩子度过一个丰富充实而又轻松愉快的假期。
一、理性看待校外培训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过程。繁重的校外培训不仅挤占孩子休息时间,更可能磨灭其学习兴趣。希望家长朋友理性看待校外培训,尊重孩子成长规律,不要盲目跟风报班为孩子“加担子”。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科学的暑假学习生活计划,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重劳逸结合,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参与家务劳动,带领孩子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二、全面了解机构资质
若孩子确有非学科类培训需求,应选择有资质的合规培训机构。报名购课前须仔细了解机构资质:一看机构证照是否齐全。机构是否在培训场所显著位置公示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书、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二看从业人员是否具备资质。从事培训的人员是否具有相关专业学历,或教师资格证、职业技术资格,且是否从事与专业方向相一致的培训活动。三看培训内容是否合规。机构开展的培训项目是否在审批、登记的许可范围之内。有无与从事培训内容相符的招生简章、教培计划、课程标准和正规培训教材。(附件1:“白名单”)
三、务必重视培训安全
孩子的生命安全是一切教育培训的底线。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时,请务必重视安全问题,留意培训场所的安全状况,切勿因疏忽大意将孩子置于风险环境。考察机构培训环境时,重点关注机构是否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防范体系,有无相应安全预案,消防设施是否完备,消防通道是否畅通,视频监控保存时限是否达30天等。坚决拒绝开设在居民住宅、地下室、厂房、仓库或房屋质量、消防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不具备培训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一旦发现此类机构,欢迎家长立刻向市、县两级主管部门举报。同时,要强化对孩子的日常安全教育,若涉及接送,途中须遵守交通规则,保障交通安全。
四、审慎支付培训费用
要理性对待培训机构的优惠承诺,不要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且一次性缴费不要超过5000元。务必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课缴费,以便后期销课退费,有效规避“退费难”等风险发生。切勿通过现金支付或微信(支付宝)转账等形式向监管账户以外的账户或任何私人账户缴费。缴费前要与机构签订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缴费后须索要正规发票等票据,并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收费票据等资料,作为维权依据。
五、坚决抵制违规培训
根据“双减”政策规定,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间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组织开展学科类培训。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暑假期间开设的学科类培训(包括以“教育咨询”“校外托管”“一对一”“一对多”“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研学”“家教”等形式开展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均属违规。此类违规培训为躲避巡查检查,常隐匿在不易被发现且较为封闭的地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也不受法律保护,对孩子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一旦出现问题,得不偿失。暑假期间,请家长不要组织,也不要让孩子参加任何形式的学科类校外培训。如发现机构或个人涉校外培训违法违规行为,可拨打属地相关部门的监督举报电话进行投诉举报(附件2:盐城市校外培训机构监督举报电话)。
让我们同心、同向、同行,携手维护良好的校外培训市场秩序,共同为孩子们营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盐城市教育局
2025年7月1日